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

http://mail.am.npgps.edu.hk/~mleung/student/history/mannerism/images/01.jpg

 

EL ENTIERRO DEL SEÑ

OR DE ORGAZ EN LA PINTURA

The Burial of the Count of Orgaz

 

画家简介:

西班牙绘画在16世纪只出现少数几个人才,16世纪上半叶由于向意大利艺术学习形成高潮,产生了一些地方画派。到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王朝严加干预艺术,使艺术服务于宗教的色彩更加浓郁了,绘画上的风格主义也由此应运而生。就在此时,一位外国人的绘画在西班牙独放异彩,他几乎压倒了当时誉满画坛的胡安·胡安奈斯(1523~1579年)、胡安·费南德兹·纳瓦莱特(1523~1579年)等画家了。这位外国画家就是埃尔·格列柯(1541~1614年)。 埃尔·格列柯的本名是多米尼可·泰奥托科普列。因他出生在希腊克里特岛迦太基城的一个村子里,格列柯(Greco)即有希腊人之意。最初他在克里特的修道院研习绘画,受拜占庭圣像画传统的影响较早。青年时去过威尼斯,十分崇拜丁托莱托的作品(有人说他入过这位画家的画室)。1570年,又去罗马,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倍为崇敬。这是他接受意大利绘画,特别是威尼斯画派的影响的时期。
格列柯哪一年到西班牙,众说纷纭:一说1576年,一说在1577年。他去西班牙的目的是想受聘于腓力普二世在马德里近郊著名的埃斯科里尔宫。结果未能如愿,一气之下离开了京都,来到西班牙旧都托莱多,并从此定居下来。 凡熟悉格列柯绘画的人都知道他的画上的形象带有一种奇怪的混合成分:既有希腊的血统,也有早年受拜占庭圣像画的影响;在威尼斯期间,他从中汲取了色彩的营养,到罗马后,又染上了样式主义的形体夸张风。这一切在他以后的重要作品中都暴露无遗。就这一幅《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我们也看出与现实世界的一定距离。人物形象画得瘦长,圣者穿上沉重的象铁板压出来的服装,色彩透明而又强烈,背景是一个神秘的幻想境界。一句话,神秘宗教色彩与变形的现实人物的结合,使观者的心灵受到很大惊扰。这对当时托莱多的宗教界来说,是正中下怀的教堂艺术品,甚至被视为是反宗教改革的最好的精神产品。这一幅为托莱多市圣多米教堂绘制的《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赏析: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源出一个中世纪的传奇故事:奥尔加斯伯爵是托莱多的名绅,大财主,全名是唐·冈萨雷斯·鲁伊斯。作为托莱多市民,他被选为卡斯迪拉教区的书记长,曾向圣多米教堂施过大笔财产。由于他虔诚于教会事业,1312年死时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应埋葬在这个教堂内。但当举行葬礼时,发生了惊人的奇迹:天国派了两位圣徒–圣斯蒂反与奥古斯丁–从天而降,亲手为他埋葬,把他的尸体送还大地。 画家把这幕传奇圣迹作这样安排:画分两部分,上部是伯爵被召回天国的情景,下部是下葬的场面。在下部,在安放遗体棺材的右侧,一主祭正在人群中虔诚地读着经文,左侧一僧侣低首静思,好象是在与遗体告别。人群被排成密集的列队,组织在画面下方的主要位置上,这是前来吊唁的贵族与来宾,一个个都穿黑色丧服、白色领子,有的表情十分丰富,有的穿梭其间。实际上,这些人是托莱多市的名门望族,画家运用熟练的素描功夫,刻画了这些站立整齐的人物的肖像特征。右边一个身穿白色法衣的主祭,以惊讶的表情凝视着天空,借以说明所发生的这一突然降凡奇迹。站在左边一个少年,右手背着持一火炬,目光已离开圣书,脸正好朝向观者,左手指着从天而降的两位圣者,似要引起观者的注意。这个少年不是别人,正是画家的儿子霍赫·马努埃尔(画家心爱的儿子,生于1578年,画此祭坛画时,刚好8岁,据说画家的的作品以此记录创作年代)。圣奥古斯丁(右侧,一位白髯长者)与圣斯蒂反(左侧一俊秀少年,据介绍,其身后右手伸在前面的人就是画家本人,每幅作品都巧妙地把自己画到其中,伸出的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并拢,相当于自己的签名)是全画的中心人物,他们在前景小心地扶着伯爵的穿盔甲的尸体。身上的法衣被仔细地描绘,呈细密画风格,上面的绣织图案一丝不苟,质感强烈,金黄色在画面十分跳跃,与右边的读经的主祭身上的蜜黄色相呼应;而在画的上半部,伯爵已脱去了盔甲,赤裸着身子接受基督和马利亚的庄严召见。
有趣的是,这里所绘的葬礼参加者的穿着与格列柯是同一时代的服饰。画家可能是想使三层世界,即天国、古代、现代结合成和谐的一体,以表现宗教观念的纯粹幻觉。画上人物的细长形与苍白色的脸色,又使全画增强了情景的肃穆与崇高感。除了前景的银白与金黄色之外,全画是以深蓝、红并配以强烈的灰褐色来衬托的;伯爵身上闪亮的甲胄和天上灰黑的调子,构成了真实与虚幻的视觉对比。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